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曾有“药花开满若霞绮,玄参白术与白药,更有元胡,万国皆来市”的记载。从管仲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孟子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到《礼记礼运》描绘的大同社会,共同富裕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让我们跟随生命科学学院“循迹溯源·筑梦绿野”社会实践队磐安分队的步伐,一起解锁磐安县中药材共富密码。
磐安,每一片叶绿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每一声鸟鸣都在演奏着自然的和谐,绿意盎然的山川与清澈的溪流共同讲述着生物多样性的精彩故事。实践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大盘山博物馆,展开这幅生态文明的和谐画卷。
大盘山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美称,地形复杂,气候温和,孕育了多样性、复杂性的生物资源,是我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的种质资源库,更是传统道地药材“浙八味”中元胡、白术、白芍、玄参、浙贝母的原产地,故有“药花开满若霞绮,元参白术与白芍,更有元胡,万国皆来市”之说,是名符其实的“江南药谷”。
近年来,大盘山保护区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赢策略,不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讲等工作,取得了优良成效,先后获评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浙江省十大名山公园”等荣誉称号。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磐安调研时指出:“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浙八味’中‘磐五味’就占了五席,中药材产业是‘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近年来,磐安全面实施中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持之以恒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打造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
实践队成员走进规模庞大、设施先进的浙八味药材城,这也是长三角地区硬件设施最好、交易面积最大的大型中药材集散地。城内功能区划分明确,一层为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交易区,二层为保健品交易区,三层则是中药材博览馆。在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材经营户,他们经营着包括浙贝母、杭白菊、杭白芍等在内的多种中药材,品种之全、规模之大,令人瞩目。
浙八味药材城的繁荣,不仅推动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为全国各地的药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找到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中药材,满足他们的采购需求。未来,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药材城,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药材交易领域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药膳以其独特的食疗功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药膳,是将中药材与食材相结合,通过烹饪技艺制成的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品。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能够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饮食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磐安县的新渥街道,有一处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基地——江南药镇养生博览馆。这座博览馆不仅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养生特色展馆,更是一座集展示、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览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稀的中药材标本,包括磐安当地及全国各地的药材。实践队成员观察标本,了解中药材的形态、特性和药用价值。馆内还设有互动区域,实践队成员亲身体验了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感受中医药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成员还前往“盘安药膳”企业文化展厅进一步了解药膳文化,该企业药膳食品品种繁多,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以连锁店的形式遍及各地。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盘安药膳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未来,企业将继续发挥其在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研发和推广,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体验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食文化。
我们见证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感受传统中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体会共富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落地生根。在这条追寻中药材共富之路的旅程中,我们为传承与创新添砖加瓦,为共建美好生活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