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人超级大班
班级平均学分绩点3.51
学风建设绩效排名年级第一
学科竞赛人均获奖率高达381.25%。
在A类学科竞赛中
获国家级奖项58项、省级奖项86项
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权威期刊5篇
党员比例近30%
更有直博浙大
保研华东师范、华中师范等多名先进典型
他们来自第十四届学风特优班金奖——生物科学201班
在过程中坚定热爱
“据说当初林奈大神钦定鸭跖草属名为Commelina,暗里“借喻”荷兰Commelin家族的三位成员如同鸭跖草的花一样,Jan和Caspar叔侄两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植物学家,而第三个人却无所作为……”在正式授课前,班主任陈建华老师笑着与学生分享着与植物命名有关的幽默小故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对专业知识的渴望。
生物科学201班在开班会
自生科201班成立以来,陈老师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与专业技能,在课余时间中分享生物小故事便是他的众多举措之一。“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是诚信友善,勤奋努力和积极向上的。”他说,“我希望他们能脚踏实地、仰望天空,不断地超越梦想。”
生物科学201班军训大合照
在良师引领下,同学们充分利用浙师的资源和优势,勤奋训练并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在班会中,常常会有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师范技能的练习经验以及校招的注意事项。为了在班级中建立向学风气,同学们纷纷成立学习小组,自行组建试讲小分队,分享课程资料与学习方法,开展学习任务打卡活动……在日积月累中,班级成员的师范技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对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一次野外实习的机会使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和探究实践能力悄然成长。大二学年,生科201班在疫情相对稳定期间踏上了天目山的野外实习旅程。乳白色的迷雾笼罩着青山,满载着对生物的好奇与热忱的大巴在轻纱中穿行而上,直抵海拔一千多米的天目山核心保护区。跟随班主任陈老师等带队老师的脚步,他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清晨手持望远镜观鸟,夜晚用灯光诱捕昆虫,沿途用相机记录下鲜见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将蜜蜂放进酒精瓶,或是将蝴蝶包在三角袋中带回,用大头针把昆虫的尸体钉在泡沫板上,同学们在独立完成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生物科学201班集体在山中实习
浓雾与青绿交织,汗水与执着蔓延,在实习过程中,他们亲眼目睹到动植物的奇观,用所学知识探寻生命的奥秘,那是独属于生物科学的浪漫。“这次实习统共五天四夜的时间,任务安排得很紧凑,虽然非常辛苦,但我真的收获满满。”孙静蕾同学百感交集,“很多同学也正是因为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才实现了从专业模糊到专业认同的转变。” 一次次历练伴随着一次次成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坚定自己所热爱的专业。截至目前,生科201班已有6名同学推免于浙江大学、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高校,3名同学选择出国留学,23名同学顺利获得研究生考试拟录取资格,升学率达50%,另有1名同学自主创业,14名同学与工作单位正式签约,就业率(含升学)73.44%。
穷尽真理,追逐光的方向
“在进入浙师之前,我从来没在任何比赛中担任过队长,也不擅长协调实验进度的工作。”李知臻同学坦言。班级中的许多同学与之情况相似,在大一时期,他们抱着好奇心进入广阔的学术海洋,实验室参与率100%,却对“科研、实验、论文”一知半解。
部分实验成果
面对实验难题时一筹莫展的窘境,生科201班的同学们用浓厚的兴趣、不懈的毅力抵御接踵而至的挑战,将挫折作为能力飞跃的跳板。在备战生科赛期间,第一次当队长的李知臻在“实验样本受到污染,难以提交实验数据”的异常情况下保持镇定,在与导师商讨后及时调整实验研究方向,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实验,与队员们共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有条理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她笑着说。
与此同时,实验停滞不前的无奈、培育材料的艰难、处理数据的崩溃也没有把林唯一击倒。在备赛过程中,她接受导师严格规范的科研训练指导,在同门的帮助下深入研究基因的沉默技术,在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索实践的同时,也见识到了更深奥的生命科学世界,最终,失落与失败都转变为进步的明灯,指引她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成功直博浙江大学。
生物科学201班集体荣誉(部分)
要怎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生科201班用过去三年努力换来的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大一至大三学年,他们敢闯会创,实干创新,班级学科竞赛人均获奖率381.25%, 在A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8项、省级奖项86项;在三大赛事中,斩获国家级金奖2项,省级金奖5项;参与国创、省新苗等省级及以上课题9人次,共发表论文14篇。生科201班用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进取不止”的院训,不畏险阻,不负韶华。
去拥抱最好的我们
虽然已逾三年,提起专业分流后的第一次班级春游,林唯一仍记忆犹新。“由于疫情,我们这届大学四年的外出活动较少,所以同学们都很热情地参加那次春游。”彼时,初初相识,不少同学之间还不很熟悉,一次正合时宜的春游很快拉进了同学们间的距离,将同学们紧紧凝聚在生科201班的生命之树周围。
班集体在北山春游
恢弘的金华市博物馆、高耸的万佛塔、春花烂漫的婺州公园,班主任陈建华一路带领同学们参观并介绍。“我们当时真的就像旅行团一样,陈老师就是我们的导游。”林唯一戏谑道。他们徜徉在这块蕴含着文化气息的宝地,这座城市的历史也逐渐浸润他们的心田。欢笑在春的清风中回荡,将欢乐传递到他们心中与之一起振动。他们在春天里拥抱,友谊在心底发芽生长,终于,在夏日的班级拔河比赛中开花结实。
参加班级拔河赛
“每一场拔河比赛,我们班的到场人数总是最多的,气势与节奏也是全场最强的。”林唯一骄傲地笑道。生科201班的同学拥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班主任及班委的号召下,场场比赛应到尽到。“加油,生科201!”正午的骄阳**辣地炙烤着赛场。大家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在一片紧张刺激的氛围中,不仅在全院40多个班级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冠军,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次年,又勇夺学院班际排球赛冠军……日积月累,生科201班逐渐拥有了不轻言失败的班魂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趣味团辅进行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在生命之树上,生科201班的每位同学都如同一朵独特的花朵,在这个大家庭的土壤中孕育、成长,各自盛开,最终硕果累累。班级层面,党员比例近30%,班级连续三年获评校级先进团支部,并荣获校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同学之中,有筹划“霓虹灯会”文艺班会的李天同学,最终与合伙人创业,成立了浙江辑课生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全国百佳心委吴聪聪同学,密切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建立了公众平台“生科201专属小耳朵”;有在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团支书史雯迪同学;有直博浙大植物学专业的班长林唯一,用一以贯之的努力登上理想的云端,他们扎根于生科201班的土壤,历经四度春秋,遍识沿途的风景,拥抱最好的自己。
生物科学201班在双龙洞大合照
“一众为树,单人为枝;钩玄索隐,跬步千里。”一棵来源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科2001生命之树”,枝繁叶茂正当时,64个茁壮的分枝上挂满了数不尽的绿叶和金黄色的硕果。2020年秋,来自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们汇聚到芙蓉峰下的浙中热土,带着对生物的热爱,凝聚成神奇的生命之树,在班主任陈建华老师的辛勤培育中勃发出无限生机。他们合力推进生命之树的不断进化,也必将在自己的逐梦征程上寻得诗和远方。
繁枝高拂九霄霜,花开恰作漫天香
班级中每一员、共同见证的每一个瞬间
组成一个班级的身体发肤、呼吸心跳
生命之树繁花似锦,生机无限
赤子之心常在
让我们翘首生科201班的下一个冬去春来
班主任陈建华寄语:从无到有,“生命之树”现在已枝繁叶茂,相信未来同学们还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光芒。阶段性荣誉的取得是本班全体同学和母校老师 “合力”的结果,有一点还需要提醒一下,学校、学院其他兄弟班级和同学也都非常优秀,要成就“生命之树”永远“生机无限”的大目标,大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不断努力,宽容失败,充分预估“生命之树”进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方能百尺竿头再杨帆,不断超越新的梦想,创造新的奇迹……各位,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