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头村,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村民800余人。一直以来,滕头村党组织带领村民不断奋斗,攻克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打造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乡村实践样板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滕头村先后获得“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入选乡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70余项荣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滕头村: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
村庄蝶变
穿行于绿野阡陌,沿途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乡村美景尽收眼底。家家户户院落整齐排列,道路宽阔敞亮,队员们走进滕头村,这里处处呈现“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的江南田园美景。农创中心、乡村振兴试验田、在造别墅区······它们仿佛共同书写着小小村庄近几年巨大的蝶变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滕头村的发展,队员们与村民进行了访谈。“我们之前洗衣服只能去河边拍着打着洗,这个对水质也不好,也影响环境。现在我们家也有洗衣机了,方便多了,我的邻居也都搬了新家,这个生活质量变高了。还有我们村经济变好了,还建了一个纪念馆。”谈及这个,眼前的这位奶奶马上流露出无比的激动与喜悦,与队员们侃侃而谈。通过逐户走访,队员从村民口中真切地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滕头村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集体主义之路
眼前的这位是滕头集团办公室主任助理李欣,他为队员们揭开了滕头村建设的神秘面纱。李欣回忆道,滕头村总共历经了三任党委书记。第一位是傅嘉良书记,他奠定了滕头村的发展基础。以前滕头村很贫困,“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亩”,这是村里流传的一句民间顺口溜。以前滕头村村民过年过节也要去田地里干活,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也没菜吃。但是在第一任书记的带领下,滕头村花了15年时间,把以前很贫瘠的一块土地进行了等面积划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到户,每户人家自产自销,每年给村集体交一定数量的粮食,从而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做出了一定成绩,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了肯定。
第二任书记便是傅企平书记,在上一任书记奠定的基础之上,他把滕头村的小康住宅、小康别墅和二代住房进行整合,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然后统一尺寸建房。农村房子虽然多,但是一般是杂乱无章的。滕头村的房子却建得很整齐,每户人家都是一模一样的房子。傅企平书记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村民只需要拿出成本的钱就能买到房子。
“我们第一任书记和第二任书记都是我们全国的劳动模范,而且我们第二任书记还是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许多全国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包括其他各行业机关的领导,也先后到我们滕头村来调研考察,学习我们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实际践行情况。除了在浙江省内,在全国范围内滕头村也是有一定名气。”李欣说罢,眼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2017年,我们现任傅平均书记临时接过了接力棒,他的责任大,压力也大,但还是成功把我们滕头村重新带入了正常运行的轨道。”
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是滕头的最大特色,也是滕头的最大资源优势。这种意识,来自于滕头人对土地的深深眷恋。据李欣介绍,1993年滕头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村级为单位的环保委。滕头村的环保委很“厉害”,每当村里要引进或者投资一批项目,一旦这个项目对环境有一点污染,环保委便会行使否决权,这个项目就会被废除,这便是“生态立村”的体现。
滕头村一直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村、以人为本”,一直保持本村该有的特色——绿水青山,并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现如今,滕头村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区,并将在未来一如既往地践行“两山理论”,走经济与生态的并行之路。
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滕头村正在全力打造“未来社区”,这是滕头村多年工作的一个目标,也是滕头村在乡村振兴上的实践成果。在“未来社区”,村民只需拿出***格就能够买下这里的新别墅,并在其中体验更加智能化的生活。滕头村还将邀请老年大学的教师来村里,每个月给老人们免费上课,课程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培训、插花等。
位于全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省份的滕头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但他们的脚步未曾停歇。滕头村将担当回馈社会的责任,竭尽全力帮助周围片区的村庄。让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是滕头村党委的永恒追求和共同心愿。滕头村将永葆常青,在共富之路上领航前行。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一个村庄的绿色中国梦
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