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储成才教授受邀来学院作学术报告。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储成才教授长期从事水稻营养高效利用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回国后已在Nature、 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lants、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140篇,其中34篇入选高被引论文,总引用20800多次,连续入选2019、2020、2021、2022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被聘为《遗传》《作物学报》等杂志副主编,担任《Plant Communications》《Rice》《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杂志编委。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6年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储成才教授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经历,为现场师生详细介绍了水稻育种的探索之路。我国水稻育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半矮秆基因的利用和矮化品种的推广,使粮食单产有了大幅度提高,开启了第一次“绿色革命”,但化肥的超量使用,也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如何通过新的技术革命,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绿色革命,储成才教授从独特的视角给出答案。申请专利7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8项,与育种单位合作培育水稻新品种3个,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培育出设计型水稻新品种,为“绿色超级稻”(少施化肥、少打农药、提高产量)的培育及其它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成功范例。
储成才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对籼粳稻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分子机制及育种应用、籼粳稻根系微生物菌群差异和机制、农家品种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克隆和应用等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提问交流环节,师生就控制氮肥高效利用基因克隆、氮素信号和分子育种等学术问题展开热烈探讨。本次报告使现场师生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对青年学生和教师的科研规划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