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三点半,应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严顺平教授作了题为“植物应答DNA损伤的机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张可伟教授主持。
严顺平教授长期研究植物应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近年来主要研究植物应答DNA损伤的机理,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Nature, Molecular Cell, Nature Plants, EMBO Journal, PNAS(2篇), Plant Cell(3篇), Molecular Plant, Nucleic Acids Research, Cell Reports等杂志,被引用3000余次。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准确复制和传递是生物的生存基础。但是DNA不断地受到各种外源和内源因素的损伤。如果这些损伤不能被修复,就会影响复制、转录等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物种繁衍。DNA损伤修复机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DNA损伤修复系统直接参与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报告会上,严顺平教授从DNA损伤应答概述、SMC5/6复合体调控DNA损伤应答的分子机理、ATR-WEE1蛋白激酶模块调控DNA损伤应答的分子机理以及三个新蛋白调控DNA损伤应答的分子机理四个模块进行汇报,介绍了DNA损伤应答包括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四方面。围绕细胞周期停滞和DNA损伤修复相关研究,他揭示了WEE1正调控RNR促进dNTP合成,调控复制胁迫应答的新机制。严顺平教授还阐述了SMC5/6复合体通过招募PAF1复合体介导DSB位点组蛋白H2B的单泛素化,从而促进同源重组修复,揭示了SMC5/6调控DNA损伤修复的新机制,为利用同源重组修复机制提高基因打靶效率提供了新基因资源。
报告最后,学院张可伟教授对严顺平教授的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在场的老师和学生认真学习,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