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题名称 | 文号 |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经费(万元) | 类别 | |
浙江省“十三五”教改项目/生物科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探 | jg20190101 | 饶玉春 | 陈文荣、邬凌羽 | 2 | 省级 | |
浙江省“十三五”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用生物工艺线路设计虚拟仿真 | 浙教办函〔2019〕365号 | 马伯军 | 张萍华、邓刚、孙梅好、张艳军、蒋冬花、金杨、辛德东 | 5 | 省级 | |
浙江省“十三五”教改项目/生物科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探 | jg20190101 | 饶玉春 | 陈文荣、邬凌羽 | 2 | 省级 | |
浙江省“十三五”教改项目/生物科学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探 | 浙教办函〔2019〕365 号jg20190101 | 饶玉春 | 陈文荣、邬凌羽 | 2 | 省级 |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荧光蛋白原核表达、提取和鉴定虚拟仿真实验 | 教高司函〔2021〕14号 | 宗 宇 | 孙梅好、袁熹蒲首丞、张萍华、曹诣斌、徐丽珊、辛德东、巩菊芳、路梅 | 15 | 省级 |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大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建设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1〕18号202102481016 | 章 薇 | 饶玉春、姚林波 | 5 | 省级 |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药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探索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2〕8号 220606007160314 | 辛晓茹 | 陈正豪,姜科声 | 5 | 省级 | |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 “互联网+”背景下植物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资培训 | 教高司函〔2022〕8号 220602645065922 | 叶 铎 | 廖芳蕾,饶米德,刘鹏,王云泉,王涛,张维林 | 2 | 省级 | |
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浙教函〔2022〕51号 | 方 媛 | 蒋冬花、刘继伟 | 1 | 省级 | |
浙江省教改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生物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 | 浙教办函〔2022〕389 号jg20220136 | 陈文荣 | 汪甜、张萍华、路梅、李永强 | 2 | 省级 | |
浙江省教改项目/高素质复合型职前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培养实践高素质复合型职前教师跨学科素养 | 浙教办函〔2022〕389 号jg20220148 | 孙梅好 | 乔儒、赵玉玲、宗宇、杨振曦 | 5 | 省级 | |
省级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及实践能力的协司培养 | 浙发改社会〔2022〕318号 | 金志刚 | 浙江思丹姆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 | 省级 | |
基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实习评价模式研究 | 20072988 | 汪甜 | 孙梅好、陈崇斌、邬凌羽、杨振曦 | 0.4 | 校级一般 | |
利用课堂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积极性的途径分析 | 20062827 | 杨莉 | 赵铁军、邵邻相、齐庆远 | 0.4 | 校级一般 | |
专业认证背景下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 20133795 | 陈崇斌 | 孙梅好、邬玲羽、汪 甜、杨振曦 | 1 | 校级重点 | |
卓越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策略及实践 | 20083224 | 孙梅好 | 徐丽珊、陈崇斌、翁雪香、李凯 | 1 | 校级重点 | |
基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卓越教师2.0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化学、生物科学、科学教育三个师范专业为例 | 王永珍 | 应莹、刘景弟、王庆超、邬凌羽 | 1 | 校级重点 | ||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测量与评价》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 杨振曦 | 陈崇斌、汪甜 | 校级一般 | |||
生物科学专业“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模式的效果研究 | 饶玉春 | 刘景弟、陈文荣、邬凌羽 | 校级一般青年 | |||
生物学情境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 | 陈文荣 | 廖芳蕾,徐丽珊,张志祥,王颖,郑超 | 校级重点 | |||
基于雨课堂的生态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 王艳妮 | 倪健,颉志刚,杨冬梅 | 校级一般 | |||
基于TBL的混合式教学策略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应用 | 蒲首丞 | 孙梅好,徐丽珊 | 校级一般 | |||
疫情影响下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现状改革研究 | 饶玉春 | 徐丽珊、孔黎春、吴瑛、王艳妮、蓝尤钊、王宁伟 | 校级一般 | |||
课程思政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方媛 | 蒋冬花,郭威,刘霞 | 校级课程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