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开化·调研 | “鱼你在一起”共富工坊
时间: 2023-07-16  作者:   浏览次数: 10






当一条小鱼有了一个农夫梦
当一颗小菜有了一个渔夫梦
且看
它们的幻想
在这里实现






图片









迎面走来的是开化清水鱼十一都养殖基地的老板娘,她满面笑容,远远地就冲着实践队员们打招呼:“快快过来,我带着你们走一圈介绍一下,这个便是我们的清水鱼养殖基地。”她的眉宇间透露着无尽的热情,一双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欣喜的光芒。






图片






转眼间,实践队员们走进“鱼菜共生”共富基地。眼前的大棚一分为二,一半按顺序摆放着一个个圆形的水塘,鱼儿在其中游转千百回,时不时“扑通”一声跃出水面;另一半是成行排列的各种蔬菜,放眼望去,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图片






一问一答间,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鱼菜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就是把“工厂化养殖”与“无土栽培”相结合。水里养鱼,养鱼的水输送到多层次立体浮床上种植蔬菜,形成鱼菜共生的氮磷养分循环利用体系。在这个循环系统中,水从鱼池流出,经过几道水处理工序,粪便残饵通过微生物系统转化为种植系统需要的养分;蔬菜将养分吸收,水质被净化,循环水最终又回到鱼池继续养鱼,实现一水双收。


另外,基地引进“智慧鱼塘”系统,运用大数据,依托智能水质传感器、智慧监控等设备,实现实景监测一体呈现、养殖指标一览无余。






图片






“我们这边养的鱼主要包括草鱼、鲈鱼、马口鱼等淡水鱼。那个养鱼的水进入蔬菜这边,经过循环,蔬菜这边的水又重新回到鱼塘,如此,我们的果蔬便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杀虫。我们这个模式是很生态的。”她亲切地拉拢实践队员们,仿佛想一股脑诉说自己这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老板娘伸手摘过成熟新鲜的果蔬分给实践队员们。入口,清脆甘甜,果香四溢,队员们细嚼慢咽,小心品尝,无不惊叹于这果蔬的美味。“这么好的蔬果我们一般不拿出去卖的哦!”话语一转,顿时引起了实践队员们的疑惑。


“那用来做什么呢?”


“我觉得这么好的蔬果给鱼吃,那鱼不就长得更好啦!”她望了一眼鱼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后实践队员们在这位可爱的老板娘的指导下,进行了清水鱼喂食的活动。鱼儿感受到了食物的气息后便立马聚集起来,纷纷进行激烈的“抢食大战”。





图片





通过老板娘的娓娓道来,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鱼菜共生”模式离不开浙江师范大学郑善坚教授的帮助。他是开化县的科技特派员,那时的他对这个项目比较感兴趣,觉得值得去推广,因此坚持经常到这里来查看鱼类的情况,并在基地里进行实验,研究新的养殖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郑善坚将陆基工厂化和鱼菜共生模式相结合,使得鱼类养殖效率大大提高。


“未来呢?老板娘您有什么发展希望吗?”


“未来啊,我们都要老的,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你们更加有创造力,有想法,未来是要靠你们的呀!”老板娘微笑着,轻拍实践队员的肩膀,瞳孔里闪烁着无限的期待。远山如黛,绿水环绕,霞光穿过层层云雾,不仅照亮了一方水土,也照亮了队员们的心田。





图片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还走访了当地的古鱼池“高源一号”。鱼塘青苔斑驳,深藏于古宅内,似倾诉着岁月的痕迹,清水抚石而过,鱼在水中畅游,古老的气息中透着一丝灵动。木质的房屋结构,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跟古老的砌石鱼塘完美结合,让实践队员们不得不叹服,仿佛一瞬间穿梭回了那个时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相较于传统的古鱼池,“鱼菜共生”模式更加现代绿色高效,减小了之前水体流动可控性差,小瓜虫病等制约清水鱼产业发展因素的影响,有效降低了尾水的排放量,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实现了高效生态健康循环养殖。在当前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5家合作社和80余家农户包团养鱼,让开化清水鱼真正成为振兴乡村,助力共富的“幸福鱼”。





图片





\ | /




从旧貌到新颜

从传统到革新

鱼菜共生,养耕结合

于阡陌纵横,山光水色中

象征着今天

也启迪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