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武义·设计 | 知行蒋村,点亮青春
时间: 2023-07-19  作者:   浏览次数: 12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纵横的阡陌与青葱连绵的山丘组成了这个如画的小村庄。武义县履坦镇蒋村,位于金华南与武义北交界处,是丘陵起伏间的一抹人间烟火。肥沃的田垄与水源充沛、水质优良的水库为村民们提供了共富的路径,自然生态植被的组合充分彰显着自然野趣和造物主的情有独钟。本次中心实践队的目的地——仙客岭庄园,正是坐落于群山累陌之间的一颗天然“明珠”。


图片
图片


与蒋村休戚与共的仙客岭庄园,寄托着村民们对未来的无限期盼,同时也是蒋村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环。实践队员走进群山之间,探寻自然教育的新思路;漫步于阡陌,寻觅野趣,与自然生态相知相逢。


 按需选题,初稿展示


出发前,实践队员与仙客岭庄园研学课程负责人展开交流,详细了解了庄园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发展定位,就研学课程的策划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了解企业需求,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向负责人汇报前期准备工作,双方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彼此了解,寻找课程研发合作的契合点。“希望你们能利用专业学科优势,将自然教育课程具体到实践当中,因地制宜开发仙客岭研学课程,策划出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负责人对此次实践活动提出殷切期望。


会后,实践队根据负责人的需求以及队员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分为生态组、植物组以及动物组,对应进行了“自然农法”“植物手作”“动物世界”三个研学方案的初稿制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到达仙客岭后,实践队员将初步设计的课程进行了展示,并认真听取了负责人的建议。


图片

生态组成员

图片

植物组成员

图片

动物组成员


 共生理念,深入调研


“如何让现在的孩子放下手机,走出教室,重拾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这很重要。”公司董事长上官华明以及项目负责人蒋明对自然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对实践队成员提出殷切期待,希望实践队员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仙客岭项目所秉承的理念:真正建立起一所与自然没有边界的学校,让学生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更多的人真正懂得自然,爱护自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我们果蔬种植大棚,这是我们的千亩茶园。”策划专员黄小嫣带着队员们边走边介绍。沿着山道一路爬坡,翻过雨后的仙客岭庄园的内山丘,松软的泥土中透露着大自然的清香,策划专员带着实践队一起亲赴临庄园,感受自然魅力,体会万物之息。从造型独特的研学大楼,到满山青翠欲滴的茶树丛,再到缀满各类果实的大棚……


行走在生态自然之间,抬头是镶嵌在碧蓝天空中的白云,路边是待采摘的有机水果,仙客岭以它的独特自然情怀热情地拥抱着来访的实践队队员们。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对于自然博物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机会,激发了队员们对自然教育的认真思考与课程开发的情怀担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知行结合,课题推进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自然是知识的来源,是科学的根基,是文化的底色,也是艺术的源泉,对大自然的学习,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付诸实践。走访调研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更开阔更广泛的新思路,初稿展示后的修改意见也点亮了大家的灵感。


生态组的成员们在走访了仙客岭庄园后,决定在知识拓展板块增加桑基鱼塘的知识引入,修改了稻鸭生态系统知识介绍中过于术语化和繁复的部分;同时对活动内容进行了丰富,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出具有科学性的自然探索活动,使其更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更加契合自然教育的目标。对于另一个更为抽象的绿肥专题,生态组的成员们也进行了优化,增加了现状介绍以及思考讨论等板块,从化学农药滥用现状引入绿肥的应用及前景,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使得活动和课程更具实效。







  图片

图片




部分生态组稻鱼鸭修改前后对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部分生态组稻鸭鱼教案






图片

图片






部分生态组绿肥修改前后对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仙客迎学子,岭间寻野趣

珠缀群山绵,漾漾水波青

研学起航,自然探访

这趟自然教育之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