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建行杯”第九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温州大学落幕。
本次大赛中,浙江师范大学共斩获10项金奖,其中主赛道7项、红旅赛道2项、职教赛道1项,奖项覆盖全部赛道,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喜获2项金奖(主赛道1项、红旅赛道1项),2项银奖(主赛道1项、红旅赛道1项),1项铜奖(红旅赛道)。
津生难忘——
阿尔茨海默病唾液早期检测技术
(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参加“五强晋级赛”)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陈泓序 盛明阳 夏恩助 王鸿霞 张希悦 魏莱 倪诗晨 韩谢瑜
指导老师
金志刚 路建波
项目介绍
“津”在古代即指唾液,“津生难忘”谐音“今生难忘”,意思是希望这世间再无遗忘。团队根据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信号放大技术、多通道分流技术、多组学分析技术等技术创新,研发出一款通过唾液检测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医疗设备。唾液检测的简便性、无创性有望使该项技术实现居家应用,让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评估走进社区。
强菌兴棉——
绿色复合菌剂引领致富兴疆路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成员
金一禾 贾绮玮 陆天麒 钱心妤 黄梓雯 蒋若彤 顾育嘉 杨蕾 周希窈 陈辉 李璇 何伊琳 郦初初 江亚楠 徐雨青
指导老师
饶玉春 朱慧 周颖
项目介绍
“强菌兴棉”团队砥砺多年,首创能够实现综合改良土壤性质及作物品质的绿色复合菌剂,成功实现长绒棉增产提质。目前团队已发表相关论文8篇,申请国家级专利3项,试点和推广的突出成效为多家媒体报道。怀揣助农初心,团队已与多家农户和合作社达成合作,提供菌剂和技术指导,为发展长绒棉产业贡献力量。强菌农业,为农户端上金饭碗,为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
扶“药”直上——
全国中草药新型生长调节剂开创者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成员
陆锦灏 肖佳敏 王娴 俞奕汝 张雅婷 陆慧 李潘润坤 岑锎 许丁尹 谢吉婷 郑茹楠 潘嘉璇 王志超
指导老师
陈建华 刘鹏 蒋自然 朱慧
项目介绍
团队历经多年探索,科学配比出一款多成分多功效的中草药新型生长调节剂,有效提升中草药次生代谢循环效率,阻断重金属毒害,实现中草药同步增产提质。未来团队将立足于现有技术,不断丰富产品线,打造领先世界的中草药生长调节剂,持续为中医国粹的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扬“番”起航——
用番茄托起农民致富梦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成员
许以灵 王欣雨 胡瑞窈 沈淑容 徐潇 董译词 季永再 李范晶 胡卓尔 邱绚 周思睿 胡欣怡 郑子航 梁馨之 沈烨
指导老师
陈析丰 马伯军 朱慧
项目介绍
“金番”团队利用自主掌握的高效光合核心技术,突破传统育种瓶颈,发掘多功能新基因,选育多种高产优质番茄新品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团队通过生物育种选育高质量番茄种子,助力开启科技兴农新局面,用番茄托起农民致富梦。
绿谷助农——
全球水稻害虫生态防控领军者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
项目成员
庄天萌 俞彩裕 戴晨禾 薛佳倩 金玉川 潘妍蓉 钱鑫炜 胡苏拉 黄栩墨 张雨倩 陈雨涵
指导老师
朱平阳 陈析丰 朱慧
项目介绍
针对稻田化学农药过量的现状,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通过水稻害虫生态调控技术的应用:构建载体植物系统,加强关键天敌的时空优势;创建稻田系统功能沟,营建天敌库及庇护所;优选稻田系统蜜源植物,形成水稻害虫生态控制技术体系。团队致力于改善稻田生态,提高自然生态的控害作用,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

据悉,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省114所学校、5.09万个项目、40万人次报名参赛。经过层层角逐,最终共有73个项目荣获高教主赛道金奖,30个项目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35个项目荣获职教赛道金奖,8个项目荣获金钥匙奖,浙江师范大学等32所高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积极搭建双创教育实践平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学科发展、科研成果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